Vue 项目如何分环境打包不同配置

Admin
Admin
Admin
52
文章
6
评论
2019年5月4日01:14:01 评论 20,642 2840字阅读9分28秒

在项目开发中,我们的项目一般分为开发版、测试版、预发布版、生产版,Vue-cli 的默认环境一只有 dev 和 prod 两个,之前每次要发布测试版或预发布版都是需要手动修改代码中配置文件后打包,这样很麻烦。如果能根据不同环境打包就完美了,网上搜集了许多资料,只需要修改 webpack 的一些配置就能实现分环境打包了。如果你的项目是用 Vue-cli 2.x 构建的话,你可以参考下面的步骤来实现分环境打包。

一、安装 cross-env

在项目目录下运行如下命令安装 cross-env,我用的是 Webstorm 可以直接在 Terminal 窗口中运行,也可能通过 windows 的 CMD、Linux 的 Terminal 定位到项目根目录运行下面的命令。

  1. npm install cross-env --save-dev

二、修改各环境下的参数

在 config 目录下添加 test.env.js、pre.env.js,修改 prod.env.js 里的内容,修改后的内容如下:

  1. 'use strict'
  2. module.exports = {
  3.   NODE_ENV: '"production"',
  4.   EVN_CONFIG:'"prod"',
  5.   API_ROOT:'"/apis/v1"'
  6. }

分别对 test.env.js 和 pre.env.js 文件内容进修修改,修改后的内容如下:

  1. 'use strict'
  2. module.exports = {
  3.   NODE_ENV: '"testing"',
  4.   EVN_CONFIG:'"test"',
  5.   API_ROOT:'"/test/apis/train"'
  6. }
  7. 'use strict'
  8. module.exports = {
  9.   NODE_ENV: '"presentation"',
  10.   EVN_CONFIG:'"pre"',
  11.   API_ROOT:'"/pre/apis/train"'
  12. }

对 dev.env.js 文件内容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内容如下。dev环境配制了服务代理,API_ROOT前的api是配制的代理地址。

  1. module.exports = merge(prodEnv, {
  2.   NODE_ENV: '"development"',
  3.   EVN_CONFIG: '"dev"',
  4.   API_ROOT: '"api/apis/v1"'
  5. })

三、修改项目 package.json 文件

对 package.json 文件中的 scripts 内容进行个性,添加上新定义的几种环境的打包过程,里的参数与前面的调协保持一致。

  1. "scripts": {
  2.    "dev""webpack-dev-server --inline --progress --config build/webpack.dev.conf.js",
  3.    "start""npm run dev",
  4.    "build""node build/build.js",
  5.    "build:test""cross-env NODE_ENV=production env_config=test node build/build.js",
  6.    "build:pre""cross-env NODE_ENV=production env_config=pre node build/build.js",
  7.    "build:prod""cross-env NODE_ENV=production env_config=prod node build/build.js"
  8.  },

在这里,NODE_ENV最好都设成 production,因为在 utils.js 只做了production 一种判定,亲测不会影响各环境API参数。

四、修改 config/index.js 文件

修改 config/index.js 文件中 build 参数,这里的参数会在 build/webpackage.prod.conf.js 中使用到

  1. build:{
  2.     // Template for index.html
  3.     // 添加test pre prod 三处环境的配制
  4.     prodEnv: require('./prod.env'),
  5.     preEnv: require('./pre.env'),
  6.     testEnv: require('./test.env'),
  7.     //下面为原本的内容,不需要做任何个性
  8.     index:path.resolve(__dirname,'../dist/index.html'),

五、在 webpackage.prod.conf.js 中使用构建环境参数

对 build/webpackage.prod.conf.js 文件进行修改,调整 env 常量的生成方式。

  1. // 个性env常量的定义
  2. // const env = require('../config/prod.env')
  3. const env = config.build[process.env.env_config+'Env']

六、修改 build/build.js 文件

删除 process.env.NODE_ENV 的赋值,修改 spinner 的定义,调整后的内容如下:

  1. 'use strict'
  2. require('./check-versions')()
  3. // 注释掉的代码
  4. //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5. const ora = require('ora')
  6. const rm = require('rimraf')
  7.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8. const chalk = require('chalk')
  9. const webpack = require('webpack')
  10. const config = require('../config')
  11. const webpackConfig = require('./webpack.prod.conf')
  12. // 修改spinner的定义
  13. // const spinner = ora('building for production...')
  14. var spinner = ora('building for ' + process.env.NODE_ENV + ' of ' + process.env.env_config+ ' mode...' )
  15. spinner.start()
  16. //更多的其它内容,不需要做任何调整的内容 ... 

七、在代码中使用

在代码中使用 process.env.API_ROOT 代替 API 真实地址,如:

  1. //Axios.defaults.baseURL = "/apis/v1"
  2. Axios.defaults.baseURL = process.env.API_ROOT

文章参考地址

博主只是一名前端的小白,只是把自己用到的知识分享一下,要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提出~~

继续阅读
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9年5月4日01:14:01
  • 除非特殊声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
Vue 中计算属性和侦听器 前端开发

Vue 中计算属性和侦听器

在 Vue 中通常我们会在模板绑定表达式,模板是用来描述视图结构的。如果模板中的表达式存在过多的逻辑性语句,那么整个模板就会变得特别的臃肿,可读性和维护性将会降低,因此为了简化逻辑,我们可以使用计算属...
浅谈 JS 中的防抖和节流操作 前端开发

浅谈 JS 中的防抖和节流操作

一般在进行窗口的 resize、scroll 等输入框内容校验等操作时,如果事件处理函数调用的频率无限制,会加重浏览器的负担,导致用户体验非常糟糕。此时我们可以采用 debounce(防抖)和 thr...
JS中的「import」和「require 」的区别 前端开发

JS中的「import」和「require 」的区别

import 和 require 是 JS 模块化编程使用的,模块化是一种将系统分离成独立功能部分的方法,一个模块是为完成一个功能的一段程序或子程序,"模块"是系统中功能单一且可替换的部分。模块化思想...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